最近到一家工厂审核,恰巧赶上他们正在安装一套新设备。负责设备安装验收的副总经理向我介绍,引进这套新设备非常及时,如果今明两天试运行正常,下周就可以逐步扩大生产,每分钟可以赚10块钱。引进一套设备就可以预计出效益。那么引进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效益呢?这位副总经理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及时引进一套设备,生产力提高,好处可以通过了之后的利润或产值增加来计算。对于依附于硬件资源和人力资源基础之上的质量管理体系,如何体现它的用处呢?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最初在中国实施的时候,不少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感到有收益。我们认证机构在认证客户满意度调查中发现,多数企业认为企业贯标的最大好处是企业职责明确,最高管理层轻松了,企业管理改善了。98%的受访企业认为企业的“管理水平”在实施ISO9001认证后得到提升,但经济效益和销售订单的提升比例却远没有这么高。
已经认证的企业大都认为,通过ISO9000认证、监督、再认证的过程,“管理水平”被维持或提升,但不少企业认为他们的经营绩效感觉不到明显提升。
当然,企业经营的绩效不能完全依赖于质量管理体系,但如果质量管理体系对企业经营没有帮助的话,那么确实容易让企业感觉到所做的体现工作仅仅是在维持“证书”。
实施ISO9001标准的目的是推动企业通过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顾客满意增强意味着对企业经营业绩的持续保证。
我们可以用另外的语言来阐述ISO9001的意图,如果经营没有持续,不一定完全是质量管理体系的问题,但质量管理体系不能推动顾客满意持续增强以帮助企业持续经营,那么这样的管理体系也不会令人推崇。
按照这样的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应该体现在帮助企业实现经营目标,否则,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只是带来“管理水平”的提升,而没有落实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上,认证企业会逐渐失去用ISO9001来进行持续改进的动力。
上面所说,一家工厂引进新的设备可以预计每分钟赚10块钱,那么,能够持续地每分钟赚10块钱,就需要设备和管理体系的共同作用了。为了保证新设备实现每分钟赚10块钱的经营目标,我们的质量管理体系应该朝着如何不让设备发生意外停机、不产生废品、不引起顾客投诉的方向运行。
如果因为设备故障、人员误操作、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导致企业每分钟赚不到10块钱,这说明质量管理体系有问题,必须通过体系改进以实现每分钟10块钱的经营目标。如果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可以通过钱来直观体现,那么企业的经营计划就可以将质量目标列入经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