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一体化管理体系的适宜性问题探讨 :
1、适宜性是管理体系发挥作用的根本所在 GB/T 19001、GB/T 24001、GB/T 28001标准强调管理体系应具有符合性以及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符合性是指管理体系过程和活动的运行与控制应符合标准和文件规定的要求,适宜性是指贯彻GB/T 19001、GB/T 24001、GB/T 28001标准要与企业的特点、实际以及变化相适应;充分性是指对管理体系过程的识别策划、运行控制方面要系统全面和完整,有效性是指通过管理体系运作要给组织的业绩带来效率和效果的变化。
电力企业在推行管理体系标准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之前,都客观存在着不同(或相近)的管理体系模式,电力企业“贯标”过程,就是要在企业现有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按照国际通用标准,通过加以改进、完善和提升,建立起一个更加系统化、结构化、规范化、科学化且协调一致、统一集成、运作高效的一体化管理体系,不可能也没必要完全拚弃原来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方法,重搞一套。所以,我们面临的任务是如何在现有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尽快完成这一改造过程,建立一个更加适宜有效的崭新的管理体系。电力企业在“贯标”过程中首先必须处理好有关适宜性方面的问题,在确保一体化管理体系满足“符合性”、具有“充分性”的同时,要注重“适宜性”,按照国际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和方法,通过进行管理创新,对现有的各过程管理的运作模式进行合理地改造、充实和完善,尽快缩短体系和实际运作的磨合期,真正实现企业管理体系的一体化,发挥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2、确保管理体系适宜性的几个问题探讨 一是要认识到一体化管理体系与业绩管理模式之间的关系,将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作为巩固电力企业已有成果,实现持续改进、追求卓越管理的有效手段。 电力企业开展的“创一流”“星级评价”等工作是一项动态的、对目标实现情况的业绩评价管理模式,侧重于结果的评定,其不足之处是忽视过程管理。而GB/T 19001、GB/T 24001、GB/T 28001标准采用的是以过程为导向的管理模式,它给出了组织实现良好业绩并持续改进组织业绩的途径和方法。企业要取得并保持和提升“创一流”等活动成果,就必须重视和加强电能实现的全过程、全方位控制。随着国际管理体系标准的深入推行,“P-D-C-A”循环管理方法将广泛运用于电力企业的各项作业过程,改变各项工作重“两头”,轻“中间”的现象,通过过程的闭环管理和有效控制,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
下表通过对一流火力发电厂考核标准与ISO9000族标准对比,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一体化管理体系与业绩管理模式之间关系的理解。 表1:一流火力发电厂考核标准与ISO9000族标准对比 一流火力发电厂考核标准 ISO9000族标准 企业标准 国际标准 业绩评价体系,用于评价结果的管理模式 管理体系,用于搭建管理平台,建立实施和改进管理体系 内部认可 内部/外部认可 考评内容包括:安全管理、文明生产、设备管理、节能管理、技术进步与环境保护、经营管理 体系结构为“四大过程”、“五大板块”: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测量分析和改进、管理体系总要求和文件要求 “达标”:达到标准规定的结果目标; 重结果,通过结果评价相关过程;通过结果的确认,寻找相关过程的证据,对存在差距的方面进行整改,以达到标准规定的结果要求。
“贯标”:贯彻标准规定的过程要求; 重过程,以过程促结果;通过对体系过程的实施、审核以及方针、目标、指标的评审确认其对顾客、法律法规的符合性、适宜性,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指标由标准制定者确定 目标、指标以满足顾客、法律法规及企业发展要求为出发点 企业上级主管的行政约束 企业自主行为 二是管理方针要与企业精神、企业理念相融合,以进一步体现和发挥企业文化的价值与功用。 电力企业在确定一体化管理体系方针之前,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已经培育、提炼、形成了被全体职工认知并推崇的企业精神和企业理念,如“人民电业为人民”、“动力之源追求不息”等已经成为展示电力企业价值观的重要标志。 因此电力企业在制定管理方针时,应在满足“一个框架,两个承诺”基本要求下,充分考虑管理方针应与已经形成的企业精神和企业理念的紧密联系和相互印证,进一步地充实电力企业独特的质量文化、安全文化、环境文化,表明电力企业特质和基本的目标追求,体现电力企业对顾客、社会、职工、法律法规的承诺,反映电力企业与顾客、社会、职工的共同的价值趋向与融合,为企业制定和评审管理目标、指标提供框架,进一步展示电力企业的价值观。
电力企业一体化管理方针示例: 精益生产,强化过程控制 保护环境,降低资源消耗 减少风险,保障健康安全 遵守法规,追求卓越品质 以上方针示例虽然具有简明扼要、内涵深刻、易宣易记、渲染性强的特点,但就此作出进一步细化或具体解释是需要的,这样的作法符合中国企业的“习惯”,也更有利于方针的宣贯。 三是要将管理体系目标指标的建立和控制与公司现有的目标管理相结合,以形成完整的目标责任体系。
电力企业要在管理方针的框架指导下,应按照“组织应在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并保持目标和指标”的要求,充分考虑电力企业现有目标管理的广泛内容要求,逐级建立适宜的目标控制体系。
首先,在公司层面上电力企业可以依据长期目标分年度从电能产品、安全管理与职业健康、设备管理、节能管理、技术进步与环境保护、员工素质、资产经营、廉政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建立具体的可测量的目标、指标。
其次,为支持和保证公司层面目标指标的实现,应按照“逐级负责/逐级监督/逐级控制”的权责管理原则,建立了适用于部门、班组和个人的目标。
另外,电力企业绩效管理中应将各层次的目标指标内容作为主要的关键指标特性(KPI)进行管理和控制。
四是贯彻管理体系国际标准,必须与企业标准化工作实现有机结合 电力企业在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之前,一般都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企业标准体系,这为企业确定文件体系和明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GB/T 19001、GB/T 24001、GB/T 28001标准所称的文件可以说是一个“外来词”,它是西方国家的习惯用语,其实就是企业标准体系中所指的标准。 对照理解GB/T 19001、GB/T 24001、GB/T 28001标准与GB/T 15496《企业标准体系要求》标准,可以得出:前者是文件化的体系,后者是体系化的文件。
不同的是GB/T 19001、GB/T 24001、GB/T 28001标准将企业文件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手册,第二层是程序文件,第三层是作业文件;而GB/T 15496标准强调企业标准体系应以技术标准体系为主体,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相配套;因此,也可以说,前者强调以“管理”过程为主线建立文件体系,后者强调以“技术”要素为主线建立标准体系。 有鉴于此,确定文件体系和明细应在企业现有的标准体系组成形式以及标准体系序列结构和明细的基础上,按照GB/T 19001、GB/T 24001、GB/T 28001标准要求,通过增加和修订部分文件(标准)加以完善即可。 一般情况下,现有文件(标准)明细中需要增加或完善的通常是GB/T 19001、GB/T 24001、GB/T 28001标准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 附录1给出了国电靖远发电有限公司的文件体系表框图,附录2给出了国电靖远发电有限公司的管理手册与程序文件目录。
五是有效运用工作检查、工作总结、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手段,加强企业管理体系运行的自我约束力。 工作检查、工作总结、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管理评审都是企业运用“过程方法”、实现“PDCA”闭环管理的具体体现,也都是企业为了管理体系正常运行、改进需要而建立的一个自我完善机制,一种增强企业各级行为约束力的管理手段和一种检验企业各级对管理体系要求执行力的具体方式。 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如下表: 表2:工作检查、工作总结、内部审核、管理评审关系对比 工作检查 工作总结 内部审核 管理评审 对象与范围 各项具体作业活动 某一项过程或综合性过程 周期内应覆盖管理体系的所有要素、过程、活动 对管理体系运行状况和运行业绩进行总体评价 “PDCA” 对应阶段 对应作业活动的C阶段 对应某项过程的A阶段 对应管理体系的C阶段 (检查的检查) 对应管理体系的A阶段 (总结的总结) 目的 监视或检测作业活动的符合性; 加强对日常作业活动中的不符合控制 评价各项过程活动的有效性; 寻求相关过程的改进机会 评价管理体系符合性、适宜性、有效性; 监督并保障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和持续改进 评价管理体系充分性、适宜性、有效性; 寻求管理体系及过程的改进机会 依据 作业指导书 专项或综合性工作规定或安排 内部审核管理标准、审核方案、实施计划 管理评审管理标准 方法、频次 随事、随时、随地、逐级、全面进行 专项工作结束或定期按职责分工进行 规定的时间间隔、系统性、独立性、抽样性 规定的时间间隔 公司层面上,要依据管理体系标准和管理手册要求,通过系统性地开展内部审核、管理评审从总体上确保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二级管理层面上,要依据程序文件以及相关过程管理制度,确保管理体系各个过程的规范与可控;作业层面上,要通过落实作业文件,确保日常作业活动的受控。这样以形成体系-过程-活动的逐级控制机制,从而增强企业的执行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促进管理体系“PDCA”大循环与作业活动“PDCA”小循环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关系。
另外,参照ISO9004标准附录A,推出管理体系自我评价制度,借此指导开展公司各层次的管理体系自我评价工作也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工作。因为,没有人比员工更了解他的工作是否正确,也没有一个审核员能够比部门经理更有效地评价现场。自我评价将帮助企业建立一个管理操作控制的有效的预防和改进机制。 六是有效处理好电力企业现有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关系,实现二者的结合。
实践证明:多年来电力企业已经形成的较为完整的安全管理和安全监察体系以及一系列的安全生产管理方法和手段,为电力企业实现安全生产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在初始职业健康安全评审一节中已经提到:电力企业已经建立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还是有一定的区别,GB/T 28001标准针对的是人的职业健康安全,而非产品和服务的安全,产品和服务的安全实际上属于GB/T 19001标准的范畴,二者不能混为一谈或相互替代。
虽然针对“产品”和“服务”的安全属于GB/T 19001标准的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范畴,但电力企业对“产品”和“服务”的安全管理更接近于GB/T 28001标准的相关要求,这一点应当给予充分肯定和支持。 因此,电力企业在导入和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应充分考虑与已有的管理方式进行有机地结合,要注意将电力企业已经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安全责任制、安全性评价、预防措施(危险点分析预控、反事故措施、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反违章活动、安全大检查活动)、安全教育等工作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运行控制、管理方案、应急准备、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监视和测量等要素控制工作结合起来。它们之间应当是相辅相成、协调一致的一个整体,而不能人为地有意地“厚此薄彼”或进行替代。这样将有助于电力企业形成更加全面更加有效的,既针对“人”的职业健康安全,又针对“产品”和“服务”安全的管理体系。 表3有助于理解和帮助电力企业进行OHSMS与现有管理模式、方法的融合,从而减少磨擦,并有效地发挥其整合作用。 表3:OHSMS与SA的对比 安全性评价 SA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OHSMS 管理功能 SA为组织提供了一种科学的、系统的安全管理状况的查评与诊断方法。 OHSMS为组织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结构化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管理模式。
管理理论 体现了风险管理的思路:找准风险是前提、控制风险是关键、保障安全是目的; 体现了系统安全的管理思想; 体现了“预防为主”的原则,倡导进行纠正和预防以及持续改;。 按照“辨识——评价——控制”的方法以消除和减少风险。 与SA相同 控制对象 控制对象包括“人”的有关职业健康安全和“产品”与“服务”安全的危险因素。 控制对象为影响“人”的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因素。 控制范围 评价内容涉及生产设备系统、劳动安全和作业环境、安全管理三个方面(人、机、法、料、环); 与生产有关的活动、场所、人员、设施。 控制内容包括相互关联的17个要素,是一个具有主控系统、辅助系统、监控改进系统的完整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系统; 所有的活动、场所、人员和设施(人、机、法、料、环)。 控制频次 按照策划的间隔、周期性地开展评价活动; 时时、处处、事事、动态性地风险控制。 约束性 上级要求或企业制度,被动或自我约束,用于上级或自我评定。 国际(国家)推荐性标准,主动、自愿,可以寻求认证,也可用作自我鉴定。 是否相容 应当而且能够融入OHSMS;全面而细致的SA查评工作是对保持和改进OHSMS的有力支持; SA与OHSMS的4.3.1以及4.5检查与纠正措施中的相关要求有一定的密切联系; SA的开展是对OHSMS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的有力支持,但要注意SA不能替代内部审核,也不能替代管理评审。 应当而且能够包容SA。
七是要注意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的适宜性 在对电力企业开展的内外审核中,不难发现相当一些企业在不合格品的控制、不符合项的采取纠正措施的验证关闭以及预防措施的控制方面存在理解不够、证据不足等现象。企业在内部审核控制程序、不符合事项控制程序、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附录中分别引出“内部审核不符合报告”格式记录、“不符合(不合格)通知单”格式记录、“纠正措施/预防措施计划表”格式记录不能正常有效地运用。 下面就如何规范运用这些表格记录,更好的满足ISO标准有关要求做一探讨性说明。 一般情况下,内部审核控制程序附录中引出的“内部审核不符合报告”格式记录,专门用于内部审核发现的不符合事项的控制。不符合事项控制程序附录中引出的“不符合(不合格)通知单”格式记录,用于日常工作中不合格品、不符合事项的控制。对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附录中引出的“纠正措施/预防措施计划表”格式记录,建议将专门用于记录各项重要的预防措施。
事实上,在电力企业传统的工作惯例中,各级各部门对日常检查发现的问题常常使用“整改计划”“通报”等就是对不合格品及不符合事项的控制手段,但也往往存在笼统且针对性不强的通病,同时对于“整改计划”“通报”中的问题的整改情况与验证关闭情况往往提供不出规范的的记录证据。为了与习惯作法接轨以及规范习惯,可以对已经习惯了的“整改计划”“通报”的格式略加修改完善,增加问题整改的实施情况与验证关闭情况记录即可。当然,任何不符合没有必要全部采取书面的形式,对一些小的问题可以以口头方式通知责任部门予以纠正,具体操作界定由各企业视具体情况掌握。